项目实操,“套路”的刻意练习

项目实操,是“黑客研习社”的一项服务。其目的是:

通过实际操作一个项目,对各种增长方法论,进行“刻意练习”。

目前只有1个项目:微信个人号CPS返利

1. 刻意练习

我第一次接触“刻意练习”这个概念,是李善友在混沌大学2017年年度大课《认知升级之第一性原理》中讲到的。它的概念是:

刻意练习,是为了提高能力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。

2006年《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》出版,这本书汇总了多位心理学家二三十年的研究成果,系统地分析了各个领域内专家的训练方法,并与神经科学及认知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,对这些方法的机制进行了科学的解释。

这套统一的练习方法,就是“刻意练习(deliberate practice)”。

“刻意练习”这个概念是由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Anders Ericsson首次提出的,他把这个理论写成了一本书,就叫《刻意练习》。万维钢在他的《万万没想到》中也对“刻意练习”有相关的阐述。

1.1 刻意练习方法论

刻意练习分为3个步骤:

  1. 创建模型
  2. 刻意练习
  3. 及时反馈

1.1.1 模型

《刻意练习》认为模型就是心理表征

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。心理表征,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、某个观点、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。

——《刻意练习》

《万万没想到》认为模型就是“套路”。

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,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,它们大多具有某种“结构”,这些结构就是“套路”。

对脑力工作者来说,水平高低在于熟练掌握的套路的多少。

——《万万没想到》

李善友举了几个例子,模型就是:

  • 围棋的定式
  • 编程的算法
  • 律师的案例
  • 数学家的公式
  • 科学家的定律
  • 影视剧的桥段

刻意练习的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一步:发现或创建专业领域背后的模型。

1.1.2 刻意练习

刻意练习,就是设计专门的训练对正确的模型进行反复练习。

成就 = 核心算法 * 大量重复动作²

——《Master夜访孤独大脑》

1.1.3 及时反馈

及时反馈,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,要不断的获取对于练习动作的及时反馈。

为什么世界顶尖的运动员还需要教练?

教练的第一作用是,在训练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及时反馈。

在刻意练习中,在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,一个人的进步速度非常之快。

——《万万没想到》

练习的目的是将套路“内化”到大脑中。错误的套路危害极大。

——《万万没想到》

一个错误的套路,如果练习时间久了,也会内化到大脑当中去,无法消除,所以需要及时反馈。

高手与普通人的本质区别:高手拥有长期正确训练所获得的特殊脑神经结构。

2. 项目实操

“黑客研习社”的项目实操,就是靠实际操作一个项目,实践“刻意练习”的方法论,真正掌握各种增长模型:

  1. 总结/创建增长模型
  2. 按照模型进行实操
  3. 获取来自现实世界的及时反馈

2.1 增长模型

我会总结各种实用的增长方法论,并把它们模型化,抽象出要点。

2.2 模型实操

在项目运营中,按照模型实操这些方法论。

2.3 用户反馈

检验实操效果,现实世界的用户反馈,就是对我们实操行为的及时反馈。

当然用户反馈,还是不如专业教练能给予的专业反馈,但我们可以通过对用户反馈的进一步分析尽量得到正确的及时反馈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会根据我的实操经验,尽量地给出建议。

如果你想参与的话,那就加入“黑客研习社”吧~